10

2021

-

06

律师说 | 武杰:企业并购交易中,律师如何做好法律尽职调查(一)

法律尽职调查是企业并购中非常基础却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。在当前诚信体系下,任何成功的并购交易,都是以高质量的尽职调查为基础和前提的,不做或者忽视尽职调查而进行并购或投资,无异于花高价在自己身边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。


法律尽职调查是企业并购中非常基础却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。在当前诚信体系下,任何成功的并购交易,都是以高质量的尽职调查为基础和前提的,不做或者忽视尽职调查而进行并购或投资,无异于花高价在自己身边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。

 

法律尽职调查的一般步骤

 

法律尽职调查的步骤一般包括三个阶段:前期准备、现场尽调及报告起草及复核。

 

1.前期准备

 

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,尽职调查也是如此。一次成功、高效的尽职调查,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。而在前期准备阶段,作为并购方及尽调律师,至少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:

 

(1)确定委托,组建团队。法律尽职调查的前提是律师与客户签署委托协议,委托是律师工作的依据。而不论是并购方还是律师,组建针对某个项目的尽调团队,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。在此阶段,尽调团队的主要工作,一是明确分工,做好尽调的准备工作;二是做好沟通,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。在许多情况下,沟通的顺畅与否,往往会对尽调的开展及后续的并购或投资,产生重大影响。

 

(2)了解需求,制定计划。客户拟进行的项目需求决定了法律尽职调查的深度和广度,同时也决定了尽调的侧重点。如房地产并购中,需重点关注项目地块及房产的详细情况;而一般的企业并购,目标公司的历史沿革、股权情况及债权债务,往往可能是尽职调查的重点。在确定项目需求后,作为并购方,需制定初步的并购方案和计划,而作为律师,需根据并购方的需求和方案,制定详细的尽职调查工作计划。

 

(3)了解对象,法律检索。在前期准备阶段,了解尽调对象是至关重要的。作为并购方,需了解尽调对象的背景信息和行业资料,以及并购方最为关心的项目相关的核心信息。作为律师,在了解尽职调查的对象、目的和范围的基础上,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需求,对尽调对象所处行业、所开展业务的法律法规,以及地方性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检索和了解,并逐步整理与项目交易有关的法律法规。这一工作,除前期准备阶段之外,随着尽调的开展,需要不断完善。

 

(4)设计问卷,提供清单。在多数情况下,除委托手续和保密协议外,律师发送给并购方的第一份文件,往往就是本次尽职调查的资料清单。就整个尽职调查而言,这第一份清单,就是整个尽调之“纲”。尽调清单,几乎包含了本次尽调的全部内容,是目标公司提供资料的依据。而这个“纲”是否恰当,是否满足交易需求,则需要律师根据项目需求和交易目的进行设计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大量的并购项目中,许多律师会把此前所作项目的尽调清单作为模板使用。使用模板无可厚非,但必须注意两点:一是模板的设计与制定要有针对性,至少针对不同的行业或项目需求,制定不同的尽调清单模板,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量身定制,以期实现尽调目的。

 

另外,在向目标公司发送尽调清单前,建议律师与并购方就尽调清单是否满足交易目的或需求进行沟通。同时,在尽调过程中,对于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,需要及时更新尽调清单,或者制作补充清单提供给并购方及目标公司,以确保尽调清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。

 

2.现场尽调

 

现场尽调是整个尽职调查的核心环节,在这一环节中,尽调律师的现场尽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:

 

(1)资料收集、整理。类似于诉讼活动的证据收集和整理,本环节的资料收集和整理,是以尽调清单为基础,结合目标公司的实际情况,通过审阅资料、实地调查、调取档案、面谈等方式,全面地收集、整理被尽调方的相关信息和资料,力求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。需要注意的是,此阶段的资料收集,律师需保持整个尽调过程的独立性,并尽到“合理审慎”义务。通过现场走访和面谈、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咨询以及与其他专业机构的及时有效沟通,合理审慎地开展工作。

 

(2)编制工作底稿。在取得尽职调查资料后,律师需要及时编制工作底稿,工作底稿是律师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并发表法律意见的基础和依据,同时工作底稿的质量是衡量律师是否勤勉尽责的重要依据,也是律师防范执业风险的重要保障。对于现场收集的资料,我们建议根据尽调报告的行文顺序进行整理,并按照资料顺序编制目录清单,以便后期查阅和核对。同时,对于目标公司提供的资料、相关部门调取的资料以及律师现场走访或面谈制作的相关资料,我们建议分卷整理。原则上,所有目标公司提供的资料,均需要纸质备份,并加盖目标公司的公章或骑缝章。

 

3.报告起草及复核

 

在现场尽调完成后,尽职调查报告的撰写和复核工作,是整个尽职调查的重中之重,而尽调报告,是展现律师工作成果的主要载体,也是帮助并购方决策的重要参考。此环节工作内容,包括以下几部分:

 

(1)报告起草。法律尽职调查报告一般包含序言、正文、附件三部分。序言部分主要包括出具报告的目的和范围、报告的简称与定义、假设、尽职调查的方法与限制、报告的基准日、出具报告的免责声明及适用法律等。正文部分主要根据尽调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和资料,对目标公司进行全面的法律分析和阐述,并给出法律评价或建议。此部分的行文逻辑我们建议采用法律事实+法律评价的模式。附件部分主要列明正文中不便直接插入的统计表格、引用的重要资料以及出具报告依据的文件和资料清单等。

 

(2)报告、底稿复核。不论是诉讼律师还是非诉律师,任何对外出具的文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复核。报告的复核,包括文字的复核、法律问题的复核、报告内容与资料对应性的复核、整体工作进度的复核等。同时,此阶段不应忽视的是工作底稿的复核,在尽职调查接近尾声时,对于现场整理的工作底稿,对应尽调报告进行全面系统的复核,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。

 

(3)成果提交。法律尽职调查的成果,除尽调报告之外,还包括工作底稿等,而许多并购方,除了要求律师提交尽调报告外,必要时还要求提供工作底稿。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无论何种文件均需要做到内容详实,观点客观精准,这些文件都代表着律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,再精致也不为过。